布...

5/15/2008

回到三巷一號前坐坐


已消失的藝術村大門。


那天,手上一瓶冰透的德國啤酒,本來沒有要到三巷一號的,因為之前都圍著意味禁止進入的黃色繩條,而且落葉密佈像已遭棄置的房子,但是今天黃色隔離不見了,落葉掃乾淨了。
我住過這裡。
我在門前我熟悉的位置坐下。
四個月駐村期間,我常常坐在這裡。
有時白天,有時深夜。
就是這位仁兄屁股底下的這個位置。



一坐下,第一眼看到的總是對門的文史協會。


有一年協會的牆壁。



我們穿牆而入。


遇見了莉玲與楊。

這兩位都住過三巷一號,早我一期兩期藝術村的學姊學長。


我們超越了時空。
早了一年。
在照片裡開同學會。
因為預知了藝術村的消失,所以有點傷感。

5/10/2008

走出出走

整理東西發現這雙藍色高跟鞋。


一雙經過多次搬家被留下,只穿過一回。
坎城,金攝影機獎排場很大,臨時去買行頭,藍色禮服配這鞋很搭。
法國貨耶。
另一雙德國鞋,李心潔幫忙試腳,大小剛好很好穿,穿到現在還在穿。

橋頭人垃圾分類做得不錯,至少我看到的仕隆人,垃圾大都透明而清楚。
垃圾要分得清楚,是經常性的將垃圾視為生活的一部份,不是髒亂丟給別人不在自己身邊就好,你不整理別人必須幫你整理,一樣一樣整理你的廢棄物。
以前的垃圾經過現在的分類,回收再利用,是新興時髦又賺錢的行業。

房子弄好,人卻往外走。
像娶了老婆家裡安頓好了,可以出門打拼,見見外面的世界。
先是跟著鯤鯓王爺出巡澎湖,澎湖本島大小廟宇走透透。


接著花蓮大港口訪部落,沿海線排開,都是原住民朋友臨海的工作室。


接著也是海,更遙遠的海,印尼→東渧文→印尼。
印尼境內有一萬四千多個島嶼,我們準備跳島,水路接駁兩腳,一個一個小島,由西往東,橫走8~12島,自助旅行兩個月。

如何走出。
只有出走。

沉澱。
像池底污泥,放水之後陽光曝曬,連孑孓都成有機肥。

走入山林,山林茂密,躍過倒樹,跨過障礙,掉進割人草,落入蜘蛛的懷抱。刀子愈磨愈利不能上山砍材。

走。
歷練雙腳。

多走些路,一次比一次輕鬆。
經由每天的散步路線,時節更替,你和風比,春花冷月誰先知道看到聞到。

橋頭的散步路線還未建立,容易往熟悉的糖廠去。省道,像橋頭的內海,將橋頭分成兩個區塊。
前兩年有一條路,也只有這條路。從老家經由前庭人家,自己開大門進出,接連兩邊瓜地稻田,這條田間路轉個彎,就到廟埕。
這是該該走失的路。
該該,活了十七年的老狗。那陣子將牠寄養爸媽家,台北岡山兩頭跑,每次回來,牠的尾巴就搖的像電風扇。每次要走,牠看起來就不快樂,我都說“媽媽很快就回來拉”。一開始每個禮拜回來,接著兩個禮拜,接著半個月,接著一個月。那次日子到了該回來了,延了三天,如果知道延這三天再也看不到牠,我會跟牠講電話,然後告訴他“媽媽好忙哦” “等我啦”。















這條路也撿到一隻貓,在水溝旁喵喵喵,剛出生的幼貓。
她住在紙箱裡。
是一定要仰頭看我的啦。
嗨!
喵!
這是我們的對話密碼。











太幼小,以致於來不及長大看醫生的喵喵。